1.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z6com




      1. 公司要闻行业动态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首位中药专家“超擢”国家药监局副局长 分管工作已定 | 四大看点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zhOhtjbyWpact1GyTSSdlg     阅读次数:769     发布时间:2021-11-25

                “大医家”从权威人士处最新获悉 ,作为首位出身中药界的国家药监局负责人、10月底获任国家药监局副局长的赵军宁,其分管工作范围已明确——分管科技与国际合作司、离退休干部局 ,同时分管中药民族药注册管理 、监督管理 、检验检测、审评等工作,分管药品评价中心等单位 。

        1.jpg


                赵军宁已开始以新身份开展工作。据国家药监局药品评价中心网站1116日报道,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赵军宁副局长12日率药品监管司袁林司长 、李茂忠副司长 ,以及注册司、监管司有关部门负责人一行6人,赴国家药监局直属事业单位——药品评价中心调研。

         

                1029日 ,中国政府网发布消息,来自于中医大省四川的省中医药科学院院长赵军宁获任国家药监局副局长 。这一消息在医药圈子尤其是中医药界 ,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这是首次有中药专家跻身国家药监局领导班子 ,打破了药监系统西医“一统天下”的局面。

         

                “大医家”这段时间在辛苦工作爬格子之余,认真全面深入梳理了一系列资料后认为,赵军宁任国家药监局副局长以及相关分工安排,至少有四大看点。

         

                第一大看点,此次任命时间值得关注,正值9月底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召开后不久,更是担任国务院VP的中央大领导SCL调研国家药监局后半个月不到。

                自古以来 ,四川就是“中医之乡”“中药之库”,更有“无川不成药”的美誉。有管药尤其是管中药的领导出自中医药大省四川 ,可以说是名正言顺,更何况赵军宁履历堪称优秀。根据公开信息 ,赵军宁是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历任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院长 、四川省中医药转化医学中心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质量生物评价重点研究室主任、四川省科学技术厅道地药材系统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道地药材形成原理与品质评价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其中 ,20113月至20122月期间 ,赵军宁曾从当时的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副院长任上,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司挂职任副司长 。

                 不过,赵军宁这一人事安排,应该不仅是专业考量。

                 9月底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强调,人才工作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 、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可以说,在中医药领域人才工作中坚持“四个面向” ,既是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应有题中之义,更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 。

                 先看第一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 :屠呦呦的青蒿素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被誉为“中医药送给世界的礼物”。中药专家被任命为国家药监局副局长,是不是人才工作“面向世界前沿”的具体体现?

                第二个“面向”——“面向经济主战场” :中医药被国家定位为“五种资源”,其中一种就是“经济资源”;中医药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速度超过GDP增速和医药工业平均增速,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这是不是“面向经济主战场”?

               第三个“面向”——“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中医药在此次抗击新冠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和独特价值,涌现出了以中医药“三药三方”为代表的一批中药特效药和方剂 ,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还将继续为建设健康中国发挥也来越重要作用 。这是不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第四个“面向”——“面向人民健康”就更不用说了 。

                 1019日新华社报道 ,担任国务院VP的大领导SCL当天到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调研 ,了解新冠病毒药物临床试验、审评服务等情况,并召开相关企业和专家座谈会,听取药物研发工作的意见建议 。新华社通稿特别强调 ,SCL指出“中医药在患者救治方面的疗效明确”,要求“借鉴青蒿素研发和取得国际认可的经验  ,组织优势团队协作攻关 ,获得高质量临床循证证据,科学阐述中药作用机理 ,筛选或改良出针对性更强的方药,积极推动中医药‘走出去‘”。

                 1019日中央大领导调研国家药监局,10月底时间赵军宁获任。时间相隔如此之近,只是偶然?

         

        第二大看点,此次任命属“破格提拔”,体现了中央为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决心。

          

                国家药监局为副部级国家局 ,其副局长级别与正部级国家部委中的正司局级 、省里正厅局级同级(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党组成员 、国家药监局党组书记、副局长李利除外,他是国家药监局一把手,为副部级) 。但国家级局副局长,和大部分正司局/厅局级领导干部不同,前者为中管干部。

                 网上虽无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行政级别的相关资料 ,但根据惯例,其行政级别应为副厅局级。理由有二:一是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党委书记 ,由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兼任(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为副厅局级),而书记和院长在行政级别上应属平级。

                 二是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在我国中医药领域地位举足轻重 ,为副厅局级也属正常 。根据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官网介绍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四川省中药研究所)始建于1930年 ,是按照四川省编发(2007)14号文批准 ,由四川省中药研究所和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更名组建的公益性科研医疗事业单位。现为我国建立最早、学科最全、规模最大的中医药专业科研机构之一。

                 赵军宁获任国家药监局副局长,除在行政级别上了一个台阶之外,更重要的是 ,一从地方上调中央部门 ,二从非中管干部变为中管干部。后两点中任一点 ,均属“提拔”“重用”范畴。因此 ,说赵军宁获“破格提拔”或“超擢”毫不为过 。

                 9月底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还强调“要用好用活各类人才,对待急需紧缺的特殊人才  ,要有特殊政策,不要求全责备 ,不要论资排辈,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英雄有用武之地”  。

                中药专家首任国家药监局副局长 ,是不是落实了这一精神?

         

        第三大看点,赵军宁分工工作范围明确 ,其中将中药科研、政策体系建设 、新药注册审评审批 、监督检查、评价等工作“一竿子插到底” ,意味着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药管理体系建设进程,将进一步加快 。

                赵军宁的分工范围,涉及中药科研与政策研究、制定和执行 ,以及执行后的反馈评估等“全流程”管理工作。具体而言 ,他分管领域可分为三类:


                ——分管司局,为科技与国际合作司 、离退休干部局。根据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科技与国际合作司职责包括 :组织研究实施药品 、医疗器械和化妆品审评 、检查、检验的科学工具和方法;研究拟订鼓励新技术新产品的管理与服务政策;拟订并监督实施实验室建设标准和管理规范、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等 。显然 ,这个司的工作,是药品管理、中药管理政策的“源头” 。

                ——分管工作,中药民族药注册管理 、监督管理、检验检测、审评等工作。中药新药注册、审评审批、上市后的日常监管等工作 ,主要集中在药品注册管理司和药品监督管理司,现在这部分工作由赵军宁分工管理,突破了国家药监局内部司局的行政架构设置 。

                ——分管单位:药品评价中心(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等。这是国家药监局直属事业单位,负责包括中药在内的药品 、医疗器械和化妆品等上市后的安全性评价等工作。

                 一直以来,中医药管理上的“以西律中”被中医药界广为诟病 。在中药上的具体表现 ,就是以西药的理化指标、疗效标准来衡量、约束中药,基本未将千百年来的中医药独特理论和人用疗效经验纳入视野。

                 201910月份,全国中医药大会召开,同时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建立健全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药安全 、疗效评价方法和技术标准。及时完善中药注册分类,制定中药审评审批管理规定 ,实施基于临床价值的优先审评审批制度 。加快构建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和临床试验相结合的中药注册审评证据体系,优化基于古代经典名方、名老中医方、医疗机构制剂等具有人用经验的中药新药审评技术要求,加快中药新药审批”等 。

                 按照这一要求,中药监管体系开始变革。以中药注册分类改革为例,今年3月份 ,中医药抗疫“三方”获批上市,成为后首次按“其他来源于古代经典名方的中药复方制剂”审评审批的品种。这被舆论解读为药监部门开始切实重视中医药自身独特规律,不再仅以物质基础作为划分注册类别的依据,而是支持基于中医药理论和中医临床实践经验评价中药的有效性, “在落实‘传承精华 、守正创新’的正确方向上 ,迈出了积极而重要的一步”。

                 显然,赵军宁在国家药监局党组分工中的安排,符合《意见》提出的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药管理制度这一方向 。

                 赵军宁在12日赴药品评价中心调研的讲话 ,特别强调该中心工作要符合“中药特点和发展规律” 。根据国家药监局药品评价中心网站报道,赵军宁强调,要抓住中药产业发展重要机遇期 ,中药药物警戒不仅要继续牢牢守住安全底线 ,还要挖掘促进中药产业发展的方法,为中药更好地服务国际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赵军宁最后要求,评价中心要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联动, “建设符合中药特点和发展规律的中药药物警戒体系”,为中药监管提供更精准有力的技术支撑。

                 赵军宁的分工安排 ,无疑给人更多想象空间 :下一步 ,在中药注册管理、中药新药审评审批和日常监督管理等领域,国家药监局将有哪些新举措?将给中药产业发展带来哪些新变化 ?甚至有无可能中药管理体系成建制划归国家中医药局……

         

        第四大看点,中药专家首任国家药监局副局长 ,是中央在卫生大健康领域坚持中西医并重 ,坚持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和国际化方向 ,中医药人才总体布局的重要一环 。

         

                可以说,随着赵军宁的履新上任,中医药人才在卫生健康领域的总体配备格局已初见端倪 。

                 如今年8月份由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提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的黄璐琦,是首个就任国家中医药局副局长的两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黄璐琦在江西中医药大学获学士学位,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硕士学位,在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学位,是一位地地道道的“中药人”。在积极践行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积极推进中医药产业化与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等方面,成果斐然。值得注意的是,黄璐琦在国家中医药局领导中的分工范围 ,和强调“要抓住中药产业发展重要机遇期”的国家药监局副局长赵军宁一样 ,都包括了国际合作。

                 又如 ,今年5月份挂牌的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其于6月份获任的副局长卢江,拥有中医药学博士后头衔。

                 再如 ,中医药抗疫的杰出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原校长、全国名老中医张伯礼,在去年9月份获得了由最高领导人亲自颁授的“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张伯礼在抗疫中的代表性成就,以及在其力倡的“中医药现代化”中的丰硕成果,使他成为了新时代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标志性人物 。

                 在我国人才金字塔的最顶层,中医药地位也在快速提升。201910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提出,“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院士评选等加大对中医药人才的支持力度 ,研究在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单设中医药组。在此后每两年一次的两院院士增选(2019年、2021年)中 ,均有3人新当选两院院士 ,当选速度和数量大大提升。

                 新时代的中医药振兴发展,确实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时势造英雄,赵军宁“超擢”是不是一个新的注脚 ,更是一个新的开始 ?让我们拭目以待。





        1.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