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z6com




      1. 公司要闻行业动态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要闻

        半夏-藏在您身边的中药

        来源:     阅读次数:317     发布时间:2023-03-06

                半夏,何物  ?生于夏至日前后。此时 ,一阴生,天地间不再是纯阳之气,夏天也过半,故名半夏,是中医临床上最常用的中药之一。半夏入药历史已有2000多年 ,作为大宗药材之一,在《伤寒论》中使用频率高达14次!

        1.png

        半夏来源

        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块茎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主产于四川、湖北、江苏、安徽等地。夏 、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挖,除去外皮及须根。晒干 ,为生半夏;一般用姜汁 、明矾制过入煎剂 。
        药性:辛,温。有毒 。归脾、胃、肺经 。

        功效 :燥湿化痰 ,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 。
        用法用量:煎服 ,3~10g ,一般宜制过用。炮制品中有姜半夏、法半夏等 ,其中姜半夏长于降逆止呕,法半夏长于燥湿且温性较弱,半夏曲则有化痰消食之功,竹沥半夏能清化热痰 ,主治热痰、风痰之证 。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反乌头。其性温燥 ,阴虚燥咳、血症 、热痰、燥痰应慎用 。

        古籍摘要

        《名医别录》 :消心腹胸膈痰热满结,咳嗽上气,心下急痛 ,坚痞 ,时气呕逆,消痈肿,堕胎。

        《本经逢原》:半夏同苍术 、茯苓治湿痰 ;同瓜蒌、黄芩治热痰;同南星、前胡治风痰;同芥子、姜汁治寒痰。惟燥痰宜瓜蒌、贝母,非半夏所能治也 。

        2.png3.png

        4.png

                古人认为,半夏辛 、温 ,有毒(所含黏液质),“戟人咽喉” ,使用前须汤洗 ,“令滑尽” ,直到“沸汤制七次”,是因为半夏能刺激声带粘膜, 引起发炎水肿甚至失音,  刺激消化道粘膜而引起呕吐或腹泻,因此生半夏一定不要轻易乱用哦,遵医嘱,按需使用即可。




        1. XML地图